近年来,我国睡眠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这个新兴行业也存在产品和服务同质化、标准规范缺失、市场认知不足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近日,在上海家博会期间举办的2025中国(上海)睡眠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产业与转化工作委员会牵头正式成立“智慧睡眠生态链”,为推动智慧睡眠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产业与转化工作委员会总干事 蔡畅
“智慧睡眠技术链条较长,市场也需要一定的引导。各自为战的创新资源、断续发力的品牌商,并不能真正带火智慧睡眠市场。”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产业与转化工作委员会总干事蔡畅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共建“智慧睡眠生态链”,旨在举行业之力,丰富智慧睡眠优品供给,让看好智慧睡眠的品牌商敢于持续发力,共启智慧睡眠增量大市场。
智慧睡眠前景广阔 “生态协同”是正确打开方式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5》显示,中国睡眠健康产业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2016年的2616.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955.8亿元,同比增长8.6%。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或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蔡畅说,睡眠经济持续升温,舒适睡眠、健康睡眠日益深入人心,睡眠产品销售呈现逆势增长态势。随着“睡眠健康管理师“于今年正式入列国家新工种,标志着我国睡眠健康服务正式迈入规范化、职业化发展新阶段。
此外,随着睡眠医学的发展以及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让人们越来越了解睡眠,并拥有诸多手段干预睡眠,改善睡眠质量。
蔡畅认为,传统睡眠产品更多是“被动适应”用户的身体,而智慧睡眠的核心在于“主动干预”。时间就是金钱,睡眠占据一天中的7小时或更多,如果厂商在这个时间段内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实现主动交付,就抓住了新的流量入口。
“智慧睡眠有着丰富的创新手段和巨大的增量空间,为深耕睡眠领域的企业穿越“内卷式”竞争和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蔡畅强调,智慧睡眠不是一个企业能单独完成的“独角戏”,必须依靠生态链的协同创新。
以创新为引领,以应用促发展,大力推动家居产业协同联动、融合互通、智能互联,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和产业升级的现实需要。《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家居企业和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建筑及房地产企业加强信息交流、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市场推广等合作,推动智能家居在家庭安防、智慧厨房、智能睡眠、健康卫浴等更多生活场景落地。
在蔡畅看来,“生态协同”是智慧睡眠正确的打开方式。一方面,智慧睡眠技术链条较长,涵盖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各方共同在生态内深入研究与协同发展。简单采购组装的创新方式,只会早早陷入“产品同质化”和挤“独木桥”怪圈。另一方面,智慧睡眠市场需要一定的引导,断续发力的品牌商难以真正带火市场。只有品牌商群体性、持续发力才能带来市场良性循环,而生态协同能够让更多品牌商敢于发力。
基于智慧睡眠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生态协同”撬动新蓝海的背景下,“智慧睡眠生态链”应运而生。
行业联动、平台联动 构建智慧睡眠生态共创系统
蔡畅表示,“智慧睡眠生态链”工作主要聚焦两个联动:一是行业联动。打通产品创新的断点堵点,通过协同创新让智慧睡眠优品供给丰富、爆品频出。二是平台联动。品牌和平台合力,相互成就,让一批品牌敢于发力,形成智慧睡眠品牌矩阵。当各产品品类、场景、人群的智慧睡眠心智被成功占位之日,就是智慧睡眠市场繁荣之时。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产业与转化工作委员会经过与上百家智慧睡眠相关企业、平台、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三方机构等的调研走访和研讨,最终形成广泛共识,并基于飞书构建了“智慧睡眠生态共创系统”。
蔡畅提出,智慧睡眠的生态链应包括五类主体:技术与组件企业(睡眠监测创新链/睡眠智能功能部件链/睡眠干预技术链/睡眠AI大数据技术链)、ODM/OEM企业(智能床创新链/智能床垫创新链/智能睡眠周边创新链/睡眠空间创新链)、品牌商(智慧睡眠引领品牌20家/智能睡眠新锐品牌30家);产品创新加速·生态三方(高校科研院所/TMIC/中标院/CQC/TuV莱茵等质量保障机构)、市场推广加速·生态三方(平台/协会/媒体)。
“我们要做的是让产业上下游之间更高效地协同,比如品牌提出需求,供应链快速响应;技术企业推出新品,能迅速找到落地品牌。” 蔡畅认为,“大家各司其职,可以有效减少沟通成本,将大幅提升响应效率,让创新更快落地。”
“智慧睡眠生态链”运行逻辑
谈到“智慧睡眠生态链”的运行逻辑,蔡畅表示,这些链要慢慢集聚形成一些智慧睡眠产品创新中心,是围绕ODM企业构建的行业级集成创新平台,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智慧睡眠产业集聚地落地布局。然后生态加速方参与进来,推动新品、优品频出。
对于品牌商来说,一方面得到产品供应方的支持,另一方面得到市场推广加速方的支持,会有个更多的品牌商敢于发力,让更多的细分品类产品触达到消费者,才能带动智慧睡眠市场繁荣,实现多方共赢,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对于生态链的落地,蔡畅表示,已从三个方面按部就班、稳步推进这项工作。
首先,多层次沟通探讨,增进共识,凝聚团结各方。行业内要加强沟通,通过不断地交流增进彼此共识,团结各方力量,并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家博会等多个场合进行发声。同时,基于平台品类日、细分需求转化创意活动、“321睡眠购物节”等举办营销活动。此外,加强人才培养和提升消费者认知。
然后,打造智眠优品供应链,行业联动,新品爆品频出。智慧睡眠技术与组件企业主体入链和主力技术/部件入库。智慧睡眠ODM/OEM/产品解决方案企业主体入链和主力产品入库。成立睡眠科技研究院。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落地智慧睡眠产品创新中心。
最后,培育智慧睡眠品牌群,平台联动,品牌批量涌现。团结各平台力量推出慧睡眠品类培育和支持举措。筛选出一些引领品牌和新锐品牌,通过重点支持这些品牌,促进行业整体发展。
蔡畅更愿意将“智慧睡眠生态链”看作是一个睡眠创新的赋能体。“我们还没有进入深水区,但方向已经很清晰。”他相信,随着生态链的逐步成熟,将进一步推动智慧睡眠市场走向成熟。“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培育和发展能让好产品、好品牌、好技术快速涌现的土壤。”
标签: